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其中園林景觀工程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市政園林景觀工程的規劃設計,可以綠化道路、為市民提供休閑場所、改善城市大氣環境、提高城市的宜居環境。
景觀工程的規劃設計,可以綠化道路、為市民提供休閑場所、改善城市大氣環境、提高城市的宜居環境。在當下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大氣環境污染嚴重的損害了人們的健康,而通過有效的園林景觀建設,則可以緩解大氣環境污染,逐漸的恢復城市生態環境。
施工圖紙方面的注意點,施工圖紙是風景園林景觀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據,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如果需要得到保證,施工圖紙的設計就必須被給予足夠的重視。設計前相應的準備工作中,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環境,做好施工圖紙審查工作,這些都能夠有力確保順利開展施工作業。
秉持嚴謹的態度因地制宜地確定施工現場的放線方法。景觀施工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便是定點放線,施工人員需要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放線工作的安排,因地制宜的確認放線的方法,為園林內選配的各類植物塑造條件良好的生長環境,有效提高其生態效益。
要慎重考量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程度與施工的質量、效率產生直接的影響,相關施工單位要著重在專業技能的提高、職業素養的培養以及專業知識的配備程度等著手,加強對施工人員綜合素質培訓。同時,安全防護方面的知識講解在培訓中也必須作為重點提到,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才能得到有效提高,避免施工安全問題的出現。
園林景觀工程的設計過程中,要注意科學規避生態失衡導致的養護成本增加、植物枯死、整體景觀觀賞性下降等問題,相關的設計工作人員需要科學規劃設計工程方案,提高園林景觀工程建設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設計時首要的是要確保在城市生態系統之中園林景觀可以自然融入,挑選合適的植物植被來達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城市大氣環境的污染的目的。此外,市政景觀工程設計中的藝術觀賞性也要突出,發揮出工程的生態調節作用。考慮到植物的花粉和落葉問題,要盡量挑選對于后期管理工作難度不高的植物品種,提高園林景觀植物的整體效益。
首先是要了解開展市政綠化工程地區的地理位置條件和土地條件,知曉工程標段的起止里程、總長度、總面積等的明確數據。施工之前要考察標段等土地條件、土地分布具體位置,明確主要施工內容,例如土方造型、土壤改良、綠化種植、園林土建和給排水工程的等。做好物資準備工作,包括綠化所需的苗木、建筑材料的準備,構(配)件和制品的加工準備以及建筑安裝機具的準備。然后進行施工部署,核準綠化種植的先后順序,實行平面分路分段,立體分層,流水施工的施工方法,精心組織各工種、各工序的作業,對工程的施工過程、進度、資源、質量、安全、成本實行全面管理和動態控制。
其次是制定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的具體實施。實施過程一般包括:
測量放樣:采用測量儀器例如經緯儀、水準儀等進行測放。測量放樣項目根據具體綠化工程進展情況來調整,比如整體測量放樣、廣場鋪地、綠化種植等。測量工作會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從場地平整、園林小品定位、基層施工到面層鋪裝等,都需要進行多次測量放樣,才能使各種綠植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處理土地:對于地勢一定的坡度地塊,需要將原有地表上的碎石、雜草等雜物清理完以后,使用儀器采集原地表的高程,根據設計高程及置換土方的要求,確定各區域內的挖填土范圍,并根據土方計算法測算出挖填土方工程量。
園林小品的施工:園林小品指的是燈柱、景墻、欄桿、坐凳等綠化工程常用的實用裝飾,施工開始時需要對這些裝飾進行加工或采購,在現場基礎施工完畢后,即可進行安裝。
給排水的施工:市政綠化工程的給排水主要是為綠地排水、綠化澆灌而設置的給水排水系統,綠地內適當深處鋪設排水透水軟管,各區域的綠化灌溉由給水管接入指定位置,并加配灑水栓進行灌溉。
綠化種植:綠化種植需要按照《園林綠化操作規程》、《園林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等標準實施。
綠化與交通:要說城市中Z顯眼的綠化工程,城市主干道周圍的綠化一定上榜,也正是由于處于道路兩側,就要更加注重合理安排綠化與交通的組合,不僅要考慮到綠植的安排是否會影響駕駛,還要考慮到過路行人以及后期修建作業時是否方便。
景觀效果:市政綠化的景觀效果也是不容小視的,很多市政綠化僅僅做到了綠,而從觀感而言較為單調乏味,也稱不上美感。因此,重視綠化景觀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根據結合具體實際對綠化工程進行設計規劃,是十分考驗美學審美能力的一項任務。
綠植種類:市政綠化,包括各種園林中的綠化往往容易忽略對于綠植種類的安排,合理安排綠植種類既是對植被資源的更好開發,也是對本土植物的保護和挖掘,而且還會對提升整體審美效果起到作用。
施工規劃:基于以上的參考,市政綠化是一項需要綜合考慮進行設計的工程,不僅是前期的設計,實際實施和施工更是關鍵。所以在施工之前我們應該對整個施工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嚴格遵守市政綠化監管標準以及綠化養護標準,同時施工規劃應該兼具科學性及綜合性,因地制宜,真正做到生態與城市相結合。
綠化養護:綠化工程不是一勞永逸,即使一切安排妥當完成了綠化設計及施工,這樣并不意味著結束,反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想要綠化長青需要后期的養護的,要能夠保證綠化工程的日常保養,同時也應規范操作,確保栽植和養護不會影響前期綠化效果。更重要的是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化,而應該適當調整,統籌兼顧。
樹種和種植地的一致性:包括樹在內的植物耐寒性不同,能夠適應的環境也不同,包括土壤的pH值。土壤密度,濕度,蔭蔽和曝光度。每個樹種都對特定的病蟲害比較敏感,盡管有時這種病蟲害在種植區域并不常見。
如果植物不能適應種植區域的寒冷,炎熱和其他環境,那么任何護理方法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更換種植地點或者更換植物。大多數情況下,比較簡單有效的辦法是選擇另一種樹。
北方常見樹種
喬木:銀杏(觀葉、果)、國槐(觀干)、新疆楊,毛白楊,五角楓(秋色葉樹種),元寶楓(秋色葉樹種)、雞爪槭(秋色葉樹種)、白杄、雪松(沈陽長的不好,大連比較適合)、山皂莢、龍爪槐(觀干)、刺槐、旱柳、絳柳、白樺、胡桃、小葉樸、杜仲、蒙椴、紫椴、臭椿、欒樹(觀花)、火炬樹(觀果)、白蠟、水曲柳、花曲柳、紅葉李等。
小灌木:榆葉梅(觀花)、丁香(觀花)、接骨木、繡線菊(觀花)、黃刺玫(觀花)、連翹(觀花)、紫葉小檗(觀葉)等。
南方常見樹種
喬木、常綠灌木:雪松、羅漢松、竹柏、南方紅豆杉、香樟、廣玉蘭、山杜英、桂花、榕樹、樂昌含笑、楊樹、懸鈴木、烏桕、碧桃、紫楠、華盛頓棕櫚、馬尾松、樸樹、櫸樹、垂柳、楝樹、光皮梾木、木芙蓉、楓香、白玉蘭、紅葉李、龍柏、玉蘭、夾竹桃、珊瑚樹、牡荊、紫薇、合歡、紫荊、欒樹、鵝掌楸等。
小灌木:小葉女貞、闊葉十大功勞、中華蚊母樹、茶梅、山茶、六月雪、豐花月季、薔薇、云南黃素馨(迎春)、扶桑、南天竺、梔子花、金絲桃、杜鵑、構骨、繡球花、冬青衛矛、紅葉石楠、海桐等。
樹對于綠化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是綠化所包含的和指向的并不只有樹。對于某一個地方進行綠化以前,是會對于這里的原生植被進行評估的,并不是全部拆除之后重新進行種植的。
首先要做的是將原有的樹木進行保護,避免在綠化過程中對樹木等植被造成破壞。還要提到的一點是,很多行道樹位于路邊,在道路的建設與修整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水泥等堿性極大的物質。要避免將這些東西流入樹坑中,含有這些物質的水也是不能倒入樹坑的。
一般來說,為了種植的綠化植被更好的成活,都會盡可能保證更適宜植物生長的表層的土質。這就涉及到了土壤的處理問題以及補充的新土的安置問題。在綠化的過程中需要先將表層的土壤妥善安置,在其他方面完工之后再將表層的土壤放置于種植植物的地方。切記一定不能壓實土壤,壓實的土壤是不適合植物生長的,要注意保證表層土壤鋪設的平整。
綠化工程不止是要保證環境的美觀,清理垃圾,清除雜草只是基本的處理,其實更重要的是營造環境,要保證綠化種植的植物能夠真正的存活下去,并產生期待的效果。植物所需要的無非三個要素,土壤、水源和陽光。對于大部分的植物來說,都是需要陽光的照射的,但這個并不是J對的,不同的植物對于是否有陽光,日照的強度需求都是不同的。
而水源,一般來說,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灌溉就完全夠用,用于綠化的植物大都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而土壤,可以說是植物能夠生存的根本條件,一般用于綠化的植被不會需要很深的土壤生長條件,但是樹木一般需要的土壤要更深一些。
摘自《今日頭條》